立秋养*:注意“三防四养” ,多吃6种食物,愿你金秋无恙,百病皆休!

博主:74657465 2024-06-13 75 0条评论
摘要: 8月7日,我们迎来了立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虽然盛夏余威仍在,湿热...

8月7日,我们迎来了立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虽然盛夏余威仍在,湿热尚未消退,但秋燥渐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

01

“三防”

防 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要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蔬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防“热伤风”。

防 燥

秋天气候干燥,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等症状,应该多喝温开水。

还可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少说话。易上火的人应少吃辛辣食物。

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贪凉容易引起感冒、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千万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保持情绪稳定。

02

“四养”

精神调养

立秋养*应以“收养”为原则,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调养

立秋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时节,天气变化无常,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调养

立秋后,有贴秋膘的传统,但要注意,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肥胖及“三高”人群不宜贴秋膘。还有,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温开水。

万步真空保温杯,采用316不锈钢内外胆,不*锈、不沾脏、安全卫*,长效保温,防滑防磨防掉漆。保持关怀的温度,你值得拥有!

运动调养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健走,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03

6种立秋食物

立秋过后,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而且容易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小编为大家推荐了6种适合立秋时节吃的食物。

莲 子

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不安。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结、腹胀者,最好少吃。

黄 瓜

黄瓜爽口、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但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慢性腹泻患者最好少吃。

菊 花

甘菊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及咽喉肿痛。但体质偏寒的人要少喝。

绿 豆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对于因日晒导致的皮肤瘙痒或出现红疹的人,吃绿豆可缓解症状。但有四肢乏力、腹泻等症状的老人、儿童则不宜食用。

苦 瓜

苦瓜具有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助消化的功效,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但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绿 茶

午后喝杯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喝绿茶具有坚固牙齿、保护毛细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但绿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胀气。

万步真空保温杯,采用316不锈钢内外胆,不*锈、不沾脏、安全卫*,长效保温,防滑防磨防掉漆。保持关怀的温度,你值得拥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