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用于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主要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辅助诊断。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实验室完成,*括采集抗凝血样本、加入鱼精蛋白试剂观察凝固反应等步骤。
1. 试验原理与目的
3P试验通过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使纤维蛋白单体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合形成可见沉淀。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对DIC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当血浆中存在大量纤维蛋白单体时,试验呈阳性反应。
2. 具体操作流程
静脉采集1.8ml血液置于含0.2ml枸橼酸钠的试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获取贫血小板血浆。取0.5ml血浆加入0.05ml鱼精蛋白试剂(10g/L),37℃水浴15分钟后观察。阳性结果表现为凝胶状沉淀或纤维蛋白丝形成,阴性则保持透明液态。
3. 结果判读要点
强阳性(+++):立即出现粗大絮状物;阳性(++):15分钟内出现纤维蛋白丝;弱阳性(+):细微颗粒状沉淀;阴性(-):无沉淀物。需注意类风湿因子、高球蛋白血症可能导致假阳性,而肝素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4.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该试验需结合D-二聚体、FDP定量等检测综合判断。采血后应在1小时内完成检测,避免反复冻融。急诊检测可采用快速法:0.5ml血浆加0.05ml鱼精蛋白后直接观察,10分钟内出现絮状物即为阳性。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作为DIC筛查手段之一,其操作标准化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建议在检验科质量控制体系下进行,异常结果需重复检测并与临床特征核对。检测前应停用肝素至少4小时,采样时避免溶血或凝血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