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内镜治疗胃癌(目前胃镜的最佳方式)

摘要: 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等方式治疗。胃癌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胃息肉...

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等方式治疗。胃癌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胃息肉恶变等原因有关。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胃癌病灶局限于黏膜层的患者。通过内镜引导下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隆起,再用圈套器切除病变组织。该方法创伤小且能保留胃部结构完整性,术后需禁食6-8小时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及切除是否彻底。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用于直径较大的早期胃癌或黏膜下轻度浸润的病灶。通过内镜注射染色剂标记病变范围,使用电刀逐步剥离黏膜层。该技术能完整切除病灶并获得更大标本用于病理评估,但操作时间较长,术后需住院观察3-5天。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或穿孔需及时处理。

3、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适用于侵犯肌层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采用特殊双通道内镜同时进行黏膜缝合和全层切除,可避免开腹手术。术前需通过超声内镜精确评估浸润深度,术后需留置胃管并禁食48小时。该技术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可能出现胃壁全层缺损需紧急中转开腹。

4、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适用于高龄体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氩气电离产生高温凝固破坏肿瘤组织,可控制治疗深度在2-3毫米。需分次治疗间隔2-4周,每次治疗时间约15-30分钟。可能出现治疗后溃疡形成,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促进愈合。

5、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适用于晚期胃癌导致幽门或贲门梗阻的患者。通过内镜引导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解除梗阻改善进食,支架直径通常为18-22毫米。术后需流质饮食3天并避免剧烈呕吐,支架可能发生移位或再狭窄需定期复查。可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接受内镜治疗后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术后1个月内禁止吸烟饮酒,按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和腹部CT。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规律进食细嚼慢咽,控制腌制烧烤类食物摄入,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根除治疗。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后续放化疗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