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的部首和读音(归的部首)

博主:74657465 2023-12-01 103 0条评论
摘要: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归的部首和读音,归的部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归的部首是:彐归(拼音:gu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2、此字...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归的部首和读音,归的部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归的部首是:彐归(拼音:gu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2、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一般认为是女子出嫁。

3、由出嫁义引申为返回义,因为女子出嫁说明该女子有了归宿,所以进一步可引申指归宿。

4、有往必有还,因而又引申出返回义。

5、以上诸义音读guī。

6、“归”还有馈赠、给予,通“馈”,读为kuì。

7、其实此义亦由出嫁义引申而来,出嫁即以夫为家,等于女儿给了别人。

8、只不过人曰“归”,予物则曰“馈”,开始本用同一字,只是音读有些差异而已。

9、扩展资料:“归”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

10、左部是“?(duī)”字,右部是“帚”字。

11、《说文解字》对“归”字的解释是:“女嫁也。

12、从止妇省,?声。

13、”说明原来的意义是妇女出嫁,因有于出嫁后不久就回娘家省亲的习惯,乃假借为归还的意义。

14、从妇省之说大致是因为其意义与女子的出嫁有关。

15、其实,“妇”字甲骨文也可只做“帚”,是一把扫帚的形象。

16、中国古代,不出嫁的女孩不出门,作为人妇的,就自然担负起扫地的任务,因此把扫把作为妇人的象征。

17、以扫把作为归嫁文字的创意是非常合理的。

18、左部的“?”,其字形像土堆(此说仍有争议),这一构件一般认为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

19、甲骨文“归”字没有“止”,“止”是西周时期才加上的,同时还加上了表示道路的“彳”。

20、“止”和“彳”共同构成“辵(chuò)”字。

21、“止”的古字形是脚趾的形象。

22、脚是走路的器官,在甲骨文常作为表达与行走有关的符号。

23、回归的意义和走路也可以有联系,以之作为“归”字的构件,似也不成问题。

24、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或省辵旁(这种写法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中都存在,战国文字中的这种写法可以看作是继承古体,但从文字演变角度考虑,还是看作“归”之省),或省?作“䢜”。

2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部首是:彐。

26、归(拼音:gu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27、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一般认为是女子出嫁。

28、由出嫁义引申为返回义,因为女子出嫁说明该女子有了归宿,所以进一步可引申指归宿。

29、有往必有还,因而又引申出返回义。

30、扩展资料基本释义1.返回:归国华侨。

31、无家可归。

32、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3、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

34、千条河流归大海。

35、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

36、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

37、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

38、这些东西归你。

39、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