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与预防要点

博主:74657465 2024-05-05 67 0条评论
摘要: 原创 江南 医学界儿科频道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不能单独使用来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更不能替代肾上腺素。在2021年10月22-24日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

原创 江南 医学界儿科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不能单独使用来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更不能替代肾上腺素。

在2021年10月22-24日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NCCPS)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向莉教授为我们带来一个精彩的专题报告,对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和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快来一起学习下吧!

治疗原则

尽早使用肾上腺素肌注急救治疗;

同时将患儿送往附近的急诊;

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仅为辅助药物;

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不能单独使用来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更不能替代肾上腺素。

急救方案与具体药物剂量

■ 一线用药

首选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图1)。

用药途径:大腿外侧肌注,5~15 min后可重复注射,最多注射3次。

短期不良反应:皮肤苍白、震颤、心悸、焦虑、头痛和头晕,多能自行缓解。

图1.肾上腺素剂量(图片来自向莉教授PPT)

■ 二线用药

抗组胺药

辅助药物。起效较慢,口服药30 min后开始起效,血药浓度通常60~120 min后达峰,再过60~90 min药物才能渗入血管外组织,从而发挥最大作用。不能替代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

全身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严重过敏反应的辅助治疗。起效缓慢,起不到急救作用。

■ 其他治疗

脱离诱发因素。

如果为静脉输注药物导致,则立即停止输液。

如果为昆虫蜇刺后出现过敏,则立即远离昆虫聚集处。

如果为食物过敏者,禁止催吐或洗胃,因为不能减轻过敏反应,有误吸的风险。

急救治疗

评估循环、气道、呼吸、皮肤症状等;快速启动急救流程、呼救。

*:严重过敏反应伴有循环功能障碍,仰卧位、抬高下肢;

呼吸窘迫者端坐位;

昏迷意识不清者,侧卧位。

吸氧:高流量面罩吸氧。

循环功能障碍:建立静脉通道,晶体液扩容10~20 ml/kg,10~20 min内输入。必要时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时,也可考虑予以骨髓内给药。

呼吸困难,有气道阻塞、喘息者:予以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每15 min可重复吸入1次。如支气管舒张剂效果不佳,气道阻塞严重者,可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治疗。

处理流程可参见严重过敏反应(图2)及婴儿严重过敏反应流程图(图3)

图2.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图片来自向莉教授PPT)

图3.婴儿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流程图[1]

双相过敏反应

定义:首次症状完全缓解后1~72h内,无诱发因素触发下再次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

危险因素:重度反应、皮肤黏膜受累、药物诱发(<18岁)、未知诱因、脉压差大、1次以上的肾上腺素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后应用糖皮质激素(<18岁)、延迟应用肾上腺素。

防治:双相反应高危因素的患儿,建议留观至24h。发*双相反应时,治疗措施与初次发作时相似。

预防和长程管理

▌ 规避诱因:确诊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诱因后,避免接触过敏的食物、药物或昆虫蜇刺。

1.食物诱因及预防

常见致敏食物:我国0~3岁婴幼儿致敏食物主要以鸡蛋和牛奶常见,4~9岁主要为水果和蔬菜,青少年常见为小麦。

致敏和激发途径:最常见为经口食入,还*括经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食物过敏原、皮肤接触、肌内注射等非经口途径。

预防:严格避免接触食物变应原,避免交叉过敏、食物污染和间接暴露隐藏在*含食物过敏原成分的相关物品中。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多数可随其年龄增长而自愈,所以应当每6~12个月复查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评估耐受,调整食谱,保证营养均衡。

2.药物诱因及预防

常见药物诱因:最常见为抗*素(β内酰胺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安乃近、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还*括中药、造影剂、疫苗诱发等。

致敏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肤接触、吸入。

预防:确记载患儿的药物过敏史;严格避免用曾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避免药物交叉过敏,病情需要可采用药物脱敏治疗。

3.昆虫蜇刺预防

主要为膜翅类昆虫,如大黄蜂、胡蜂、蜜蜂和火蚁等。常为轻度皮肤黏膜表现。

预防:减少野外活动;避免在户外吃饭、使用香水或穿色彩鲜艳的服装,>16岁的青少年可进行免疫治疗。

▌ 避免加重因素或伴发因素

常见因素:运动、急性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精神紧张、睡眠缺乏、脱水、月经期则少见。

预防:避免在食入致敏食物后运动,在服用NSAID类药物时应避免进食致敏食物,避免在感染期间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 识别早期症状

症状一般出现在暴露于变应原2 h内,静脉用药及昆虫叮咬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往往出现在接触后30 min内。

皮肤症状及体征最为常见,亦可见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受累。

婴幼儿的严重过敏反应有一定特殊性和挑战性。持续呕吐可能是唯一表现,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停止玩耍、依恋照顾者、困倦和持续哭闹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基础体温的降低可能提示严重过敏反应。

某些变应原暴露会诱发迟发型的严重过敏反应,如寡糖基半乳糖-α-1,3-半乳糖,可于进食肉类(主要是猪/牛/羊肉等红肉类)后10h后表现临床症状。

▌ 准确应用肾上腺素

在国外,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图4)使用很方便,剂量精准、效果快。该装置尚未在国内上市,必须通过良好的指导、反复确认监护人正确掌握了院外急救施救技能。

图4.肾上腺素笔(图片来自向莉教授PPT)

▌ 免疫治疗及抗IgE治疗

某些食物(牛奶、鸡蛋、花*)口服或舌下的免疫治疗提示可达到临床耐受,但很难到达免疫耐受,且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率高,仅在临床试验阶段,未应用于临床。

▌ 心理干预

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干预,预防警惕避免过敏原暴露以及严重过敏反应急性发作带来的抑郁、焦虑、创伤后应以障碍、*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讲者:向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本文整理:江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